极度透明和极度诚实

自认为是这样一个人。

因为小时候偷了爷爷口袋里的零钱去买文具,提心吊胆生怕他发现,从此感觉做贼,或者做心虚的事情不值当。于是再不说谎。

最近发现,一个人能够做到极度透明,和极度诚实,很难。

即,做了什么,愿意让别人知道真相。即使偷了口袋里的钱,也不掩饰,你知道就知道吧,反正我做了。

常常,我们本能愿意做A,但主观或普世价值观判断,并不认为A是“好”的,比如抽烟、暴饮暴食。出于自恋,当别人问起的时候,我们又试图掩盖自己做了“不好”事情的事实。很有意思。

为什么要装好人呢?可能是希望通过掩盖和假象,获得比能力应得更多的东西?也可能单纯是因为想维护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,于是美化一下。想来,不论是能力够,还是行为够,够吃不用装。不够却又想得到更多,才需要美化。这种美化,最好是不被发现,被发现还挺尴尬的。如果两人会长期呆在一起,那其实发现是早晚的事。一个人愿意做长生意,就倾向于维护自己的信誉,尽量不做会露马脚的事儿;如果是断线关系,那就难免夸大当前的产品,获取尽可能高的ROI。

做生意总是有长期和短期的,在一个职位上也是,在一段关系中也是。

爸曾经和我说,“找工作,简历一定要编的。”假设编得好,确实在入职时能拿到更高薪水,新好职位。可是会被发现吗?被发现了,会影响老板对你的信任么?

记得有人说,一个将要退休的人会更有动力做他过去不敢做的,获益更大的事情。回报大、风险大。想来有道理,以后我也会这样么?

《你当象鸟飞向你的山》作者塔拉,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极度透明和极度诚实的人。出生在摩门教家庭,17岁之前没念过书,在哥哥家庭暴力的阴影下长大;17岁进入剑桥,后赴哈佛读博,于是被父母兄妹断绝关系。在校时,因为经济条件差点辍学,她的态度是“念不起也不拿贫困补助,因为宗教不允许”。她把过程写在日记里、整理成书,分享给读者。细节透露着平静和真实,我感受到她内心的强大,羡慕她人生的张力,想着一个人能碰上一件她经历的痛苦,都已经是笔宝贵财富。

经济、事业、情感、家庭、关系,对我们最重要的种种,拉长时间看,一定会发生变故,需要经受考验。提醒自己每走一步,都要问问,这么做,你敢和别人说么?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